快手在2019年下半年,宣布投入66.6亿元扶持教育类账号,同时开启“教育生态合伙人”计划,意在招募更多教育领域的内容生产者入驻快手。这对教育行业来说是件好事,也彰显了快手在教育领域的野心。
目前,快手针对教育(本质还是知识付费)推出的产品是快手课堂,其中包含如下几个课程类型:兴趣类、职业教育类、三农类和培训类。
兴趣类课程是针对音乐、美术、体育、棋艺等素质教育科目开设的课程,目标人群覆盖幼儿到成人,其中以面向成人的兴趣课程居多。
例如,快手用户“艺生欧巴”是一名音乐学院的老师,他在快手课堂开通了《10节课塑造好声音》等几十门音乐兴趣类课程,极大地满足了其粉丝学习声乐的需求。

职业教育类课程则是面向职场人士的课程类型,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类别,内容以讲授职场技巧和赚钱手艺为主。例如,快手用户“闫妈妈街边小吃”是一位开麻辣烫小吃店的店主,她女儿经常用快手拍她做小吃的视频,因此获得了很多粉丝的关注。后来她在快手课堂开课教做菜,并借此带动开展了线下教学,实现了可观的收入增长。
三农类课程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课程,笔者在别的平台很少看到这样的课程分类,这可能与快手的用户构成有关。三农类课程是面向农民的课程,可以与职业教育类课程归为一类,本质内容都是成人职业技能教学。
培训类课程是快手在大力发展的一个课程类别,其中有很多中小学教育课程。例如,快手用户“阿柴哥数学课堂”就在快手开设了《初中数学零基础班》等课程,购买人数逾10万人。
至于快手课堂的转化逻辑,其与电商的转化逻辑基本一致。
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视频内容提升粉丝黏性,然后再进行课程售卖,购买入口就放置在视频左下方的购物车和个人主页的精选专区。“阿柴哥数学课堂”就发布了很多解答初中数学题的视频,通过通俗易懂的题目讲解吸引了大批粉丝,同时在视频页面中放置课程购物车便于粉丝下单,或在视频内容中直接引导粉丝购买。
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直播上课的方式售卖课程,这与公开课或讲座的性质类似。主播通过教学服务获得粉丝认同,然后利用连麦等功能与粉丝进行互动,最后在服务和互动的过程中引导粉丝下单。
留量池小黑板
5G时代的到来,将为短视频平台带来新的流量红利,除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善,还因为短视频具有吸引力强、沉浸感强、门槛低的特点。
抖音有三大引流策略,分别是内容获客、挑战赛和“DOU+”,变现模式则以电商CPS为核心,达人可通过直播与付费投放提升流量转化效果。
抖音与快手的区别:抖音的本质是短视频媒体,公域属性强,适合品牌曝光;快手的本质是短视频社区,私域属性强,更适合做流量转化。
快手账号的运营同样以内容为绝对核心,在玩法上与抖音没有根本的差别,但粉丝黏性更强,尤其在直播电商和知识付费领域,快手的变现效果更为显著。